流程设计时,一个小疏忽会使流程变得晦涩难用。今天,从“闭环”角度,给大家讲讲流程设计的优化问题。
打通断头路
在流程设计当中,断头路是个严重问题。比如说用户注册或者登录应用时,要是没完成这两件事就中断了,用户肯定会不高兴。2023年有个知名APP出现过类似状况,好多用户因为流程中断而流失了。这就表明,做流程设计得先查看有没有断头路,接着把它打通,比如修改提示文案,引导用户下一步该做什么,如此能够减少用户流失。
遵循可学习性原则
交互设计存在“可学习性”原则。该原则要求逐步告知用户如何操作。在注册登录等流程里。若用户不清楚下一步如何操作。就会感到很困惑。以某APP为例。先前流程不清晰。致使很多新手用户放弃使用。后来依据该原则进行优化。用户一看便知如何走流程。使用体验大幅提升。留存率也提高了许多。
设置延长线考量
设置延长线是为了用户,也是为了产品本身。任务完成后会推荐新任务,就如同玩游戏通关后出现新关卡。乍一看,这似乎违背了简洁性原则,还会让人担心用户流失。不过经过调研,某产品整合功能后,从二十多项减到十多项,并且在操作完成后推荐新操作,结果发现这种做法不但没让用户反感,还增加了用户在产品里的停留时间。
平衡用户商业需求
交互设计需平衡用户与商业需求。有时为了商业利益,要让用户多做些选择。不过别担心,用户仍能直接完成任务。只是选择成本有所增加。比如电商APP常在付款完成后推荐相关商品。页面虽看着复杂些。但只要展示合理。用户也会乐意接受。如此还能增加产品的商业收入。
适时关闭延长线
流程过长时,需考虑关闭“设置延长线”功能。就像做问卷调查,若问题过多且一直推荐相关调查,用户会不耐烦。此时仅留结果反馈和“完成”按钮,可让用户快速结束操作。关键是要把握好度,何时开启,何时关闭,要依具体情况而定。
开辟新岔路决策
“开辟新岔路”主要是替产品运营方考虑。正常流程呈线性是最好的,既简单又不费劲。然而开辟新岔路也存在益处。只是选不选择这种岔路,要依据产品属性来定,还得参考上线后的相关数据。就像一款学习类软件,开辟一些拓展学习路径后,有的用户喜欢,有的用户不喜欢。这就需要从数据中分析出大多数用户的喜好。
看完这些优化流程设计的方法后,你在实际设计里碰到过啥难点?欢迎评论分享。也别忘记给文章点赞并转发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