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heo Mandel的界面设计黄金规则:用户控制、记忆减轻与一致性

理想的系统界面

我们都想要一个能理解我们想法的系统,还没做点什么,它就能预知下一步要做什么,使用起来非常顺畅。然而,设计者在简化界面时,可能会添加一些限制,虽然界面变得简单了,但使用起来可能就不那么方便了。这就像原本想要自由发挥,结果却被束缚了手脚,所以需要好好权衡一下。

合理定义交互模式

设计交互模式要得当,不应强制用户进行他们不希望或不必要的操作。以拼写检查为例,当用户想要编辑文本时,他们不应被迫停留在检查状态,而应能自由切换。这就像我们走路时,不希望无缘无故地被带到陌生的路上,应该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前行。

定制界面宏机制

用户经常反复进行相同的操作,这时引入“宏”功能就显得尤为重要,它让高级用户能够自定义界面,从而简化交互流程。这就像调整工具到最方便的位置,让工作更加高效。就像游戏玩家能设置快捷键,使得游戏操作更加顺畅。

增强用户控制感

用户在使用界面时,感受到掌控力至关重要。若能像操作实物般轻松操控界面元素,使用体验会更为愉悦。比如,将文件拖至“回收站”,就像在现实世界丢弃物品一般自然。若操作繁琐,让人难以理解,便会感到不快。

减轻用户记忆负担

用户界面设计

界面设计应简洁,避免用户需记忆过多信息,因为记忆过多容易出错。系统应自动记录相关信息,并提供视觉提示,帮助用户识别之前操作,不必刻意记忆。这就像有人在你身边提醒,做事会更加稳妥。例如,手机界面上的常用功能图标清晰可见,用户无需费力去想它们的位置。

信息展示的一致性

展示与获取信息需保持统一。首先,可视信息需遵循统一规则编排;其次,需对输入方式加以控制;再者,导航方式也需保持一致。比如,各页面布局相似,操作方法也相近,这样使用起来就不会感到困惑。另外,颜色编码也应统一,以便用户能明确自己的位置和可前往的方向。

遵循用户的期望

如果用户已经适应了以往的交流方式,没有充分的理由就不宜进行改变。例如,大家普遍使用的快捷键Alt+S来保存文件,若突然更改,用户就需要重新学习,这会带来不少不便。就好比平时走的路突然被封闭,不得不绕远路一样。

满足用户需求才有可用性

系统的实用性并非取决于外观是否美观、技术是否尖端,关键在于是否满足用户需求。这就像鞋子是否合脚,只有使用者自己最清楚。在打造界面时,我们应站在用户立场,思考他们究竟需要什么。

在使用系统过程中,大家是否曾因界面设计不佳而感到烦恼?若如此,不妨点赞并转发这篇文章,并在评论区分享您的看法,以便让更多人认识到界面设计中的不足之处。

发表评论